GoTop
閱讀食堂

在群體中靈修的旅程

/作者:莊信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磐頂教會主任牧師)

建造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靈修群體,將是引導我們重返歷世歷代聖徒走過的信仰路徑。我們不再只是用「自我的一生」作為靈修實踐的焦點,而是看見上帝將我們所置放的世代,會因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會遇,使得我們與人群之間的會遇帶來創造性的轉化。
楔子

修行是東方信仰的實踐語法,卻在今天台灣的教會生活中面臨需要「重新恢復」的挑戰,其背後的原因或許多少與當年宣教士將福音帶入亞洲之際,主要使用西方新教的信仰語法有關係。由於理性主義與現代文明的精神,基督信仰在百多年前的宣教行動中,採取較多的智性發展模式。不論是興學辦校、醫療佈道,甚至是拓荒宣教,所採取的福音語法大多是理性的、開明的、祛除迷信的。以台灣的長老教會為例,早期的靈修概念大多是以「白話字查經班」的形式,也就是以羅馬拼音的聖經來帶領當時識字率不高的信徒查考聖經、建造信仰。聖經閱讀與「識字」、「語言保存」、「身份認同」產生聯繫,傳達出一種高度現代價值的追求,自然而然,就缺乏超越向度的靈性關注。

靈修作為歷時性的相通

事實上,靈修神學的恢復絕非一種新興信仰活動的路徑,甚至是用風潮與流行的角度思考,靈修反而是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作為上帝的受造者,「我」這短暫的僅此一生究竟所為何來?當我們啟動這條命定的追尋之途時,我們將藉由這個「自我覺察」的原始點,躍入「歷時性」(Diachronic)的聖徒相通。因為我們將發現這個正在追尋意義的「現在我」,與每一個歷史中的「曾經我」都是天路上的朝聖者。這並非什麼前世今生的異端,而是每一個被上帝創造出來「獨立的自我」,並不是偶然性地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之中,我們與歷史中曾經如此探尋意義的聖徒們,都共同走在這條永恆的天路歷程之中。

在今天的教會生活中,弟兄姐妹對於靈修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讀經」、「禱告」的階段,也就是在一天忙碌緊湊的生活中,撥空出來「閱讀聖經」、「向神禱告」,當這兩件事情做完之後,趕緊轉身忙碌於其他重要的生活庶務。在這種氛圍之中,靈修自然無法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始終都還處在「原始點」上原地踏步,我們所思考的都是從「自我」作為出發,最終也是「回到自我」的身上,然後就覺得靈修「沒有用」,因為每天靈修業績未必改善、身體未必更加健康、小孩未必更加孝順......。其實,躍入靈修的世界,乃是進入「聖徒相通」的旅程。當我們將注意力從自我移開,我們將藉由歷世歷代的信徒的足跡,看見自我的渺小,也在朝聖之路的指標中調整自己人生的方向。

這就是耶穌在教導門徒禱告的核心語法「我們」,這位在天上的父親,不只是我專屬的父親,更是歷世歷代聖徒的「我們」所共同擁有的父親。靈修,引導著我們不再以自我的視角來思考生命中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靈修成了一條走入「活歷史」(living history)的路徑,在其中我們所遇見的不是已經離世的聖人,而是在永恆中經歷到「活歷史」的喜悅。因此,靈修既是一種將自己「活入歷史」中的行動,同時也是讓自己「活出歷史」的見證。

靈修作為共時性的相通

當我們沿著歷代信徒的足跡往前移動時,聖經的詮釋便不再是「我個人」想要怎麼應用就怎麼解釋,聖經的價值也不再是「我覺得」實不實用、好不好用,更多會是「我們」這一群同行的天路客將如何一起經歷聖經的啟示,聖經敘事中的「他們」與「我們」是如何的分享著生命中獨特的「群體性」,這是源自於我們受造的開端,上帝美好的設計奧秘:

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世記一26-27)

原來我們的受造就是涵蘊著聖父、聖子、聖靈,這上帝裡面豐富的「會遇」概念,我們唯有在彼此會遇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成為受造時最美好的原廠設定。這個「複數形式」的人論真理,不僅為教會重新定義了她存在的目的,更為靈修的本質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自我覺察」。

首先,就教會存在的目的來看,教會不是為了事工與組織的發展而存在,「非事工的生命關係」引導弟兄姐妹離開了功利主義的世界觀,不陷入發展主義的迷思中,藉由靈修所塑造出來的群體氛圍,不是競逐事工的效率與教堂的規模,而是在追求對真理的認識過程中,形塑出群體關係的根基。信仰群體不是為了教會發展而存在,卻是在追求真理的靈性塑造中漸次成長茁壯。信仰群體的塑造,不應當發生在事工會議的議程之中,亦或者是聖歌隊練唱的和音之中,而應當是發生在聖經真理的見證之中。

其次,則是從靈修的本質「自我覺察」出發,當我們在一個追尋真理的群體脈絡中進行自我覺察,靈修便不是塑造敬虔的外在形象,而是赤露敞開地站立在上帝的面前,直視自我內在的生命本相。我們在「神人相遇」的脈絡中覺察到自己的污穢,也在「人我相遇」的脈絡中覺察到自己的自私。在教會推動靈修生活的實況中,我們會具體地發現,每一天都固定書寫靈修手札的弟兄姐妹,在服事中的自癒率遠遠高於沒有靈修的弟兄姐妹。因為聖經的啟示就是真理的亮光,每一次靈修時,便是佇立在上帝責備與接納的亮光中,因為我們的錯誤被公義的真理所責備,我們的受傷也被慈愛的真理所安慰。原本在人我相遇中的傷痕,自然在神人相遇中的聖痕所治癒。

結論

「靈修」原來不是一個以「我為中心」的手機導航軟體,而是將自己置放在一張「上帝心意」的巨幅地圖上,靈修的相遇之旅便是朝向著持續發生的關係而開放,耶魯大學「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沃弗(Miroslav Volf)提醒我們:

基督教信仰之所以會失能,是由於它被當成一種神秘宗教來實踐,在經歷天人合一境界之後,卻只有貧瘠(barren)的返回,而不是創造性(creative)的返回;這樣的返回缺乏為世界而活的正向目的,而僅僅只是血肉之體無力長期去維持如此合一經歷的必然結果。[1]

每一次靈修的結果,不應當是讓我們從世界的脈絡中退隱,而是帶著上帝對脆弱世界的創造性轉化而前進。一個看重靈修的信仰群體,必然是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群體。多年來,許多教會採用「教會年曆」(liturgical year)作為牧者講道的節奏,就是一個「群體靈修」的最佳典範。特別是在這個「堂會邏輯」日盛的今日教會而言,教會的存在就是「教會中心」,所有的靈修都是為了塑造「教會文化」,信仰實踐的指標與判準都是為了「教會復興」,這種思維就是一種「去基督中心」的結果。以「基督」作為教會時間的中心點,將會幫助我們從「堂會的異象」、「堂會的目標」、「堂會的策略」中得自由

面對個人主義、堂會主義、增長主義、實用主義……各種價值混雜的世代中,建造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靈修群體,將是引導我們重返歷世歷代聖徒走過的信仰路徑。我們不再只是用「自我的一生」作為靈修實踐的焦點,而是看見上帝將我們所置放的世代,會因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會遇,我們與人群之間的會遇帶來創造性的轉化。唯有以啟示的真理為中心所建造出來的信仰群體,才能洗刷「靈修」多年來被批判為「社會失能」的罵名,也才能活入聖徒相通的當代史。


備註:
1. 沃弗著,《公共的信仰》,黃從真譯(台北:校園,2014),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