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用閱讀,溫柔革命——《校園》雜誌一甲子的呼聲

/陳琬蓉(《校園》雜誌執行編輯)

世界上許多重大革命的發生,都是出版事件。從上帝親手「出版」了兩塊法版開始,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地效法上帝,以文字回應信仰。1517年,馬丁路德用一張傳單,掀起了宗教改革;1919年,巴特的《羅馬書釋義》為二十世紀初羸弱的神學界投下震撼彈;一百五十多年前,馬雅各宣教士踏上南台灣時,引入台灣第一台印刷機,揭開台灣文字事工的序幕;1957年,校園團契第一位全職同工查逸錕創辦了《校園團契》,盼望「提供大專基督徒一個作見證的園地,藉著文字給學生一些真理和服事上的教導」。這,就是《校園》的前身。

初期有許多學生義工擔任編輯,作家張曉風也是其中之一;「學生刊物」的形象延續到1967年,時任主編的蘇恩佩開始連載〈基督教神學思想簡介〉,引介西方重要的神學思想,標誌著《校園團契》一個重要的轉變:從「學生刊物」轉型為「基督徒知識分子的雜誌」。

1978年開始,吳鯤生接任主編,朝製作「專輯」、「本期主題」的方向開拓,扣緊社會脈動。如1990年12月號「基督徒有沒有社會責任?」便曾造成廣大辯論與迴響;此外,除了思想上的反省、觀念上的辨明,也增加生活、文藝、短評之類稿件,開始培養許多華人作者。如現在大家熟知的張文亮、李約、王礽福、鍾素明等人,從九○年代邁向兩千年的過程中,都受到《校園》編輯的陪伴與鞭策,也貢獻他們絕佳的稟賦,一步步成為火候精深的文字人。

從創刊號的小開本黑白印刷,到現在的大開本全彩排版;從當初的學生刊物,到現在成為華人基督徒在神學與信仰上的對話平台,《校園》關懷的核心,一直是所牧養的「人」、所面對的「時代」。如何以文字作為橋樑,與讀者一同以信仰回應時代,是《校園》每一期深自期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