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對於第二聖殿歷史,基督徒還要「佛系」多久?

/毛樂祈(《我的人生施工中》作者)

對歷史的「開悟」

第二聖殿歷史,對大部分人來說或許遙不可及,就先聊聊「歷史」吧。

或許你和我一樣,學生時期對歷史的印象,就是畫重點、背年代,準備考試,歷史,就只是腦袋填充的「歷史資料」而已。直到我大學畢業後,去了上海工作,才讓我對歷史開始產生興趣。為什麼一九四九年對岸說是「解放」?六四為什麼不能被討論?我才發現,原來「歷史」和「身分認同」有極重要的關係

信仰和歷史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從來沒有想過,直到一起長大的弟兄,因為看了《達文西密碼》覺得基督教「攏是假」,因此離開了信仰,這才使我驚覺,原來歷史的問題茲事體大。

簡化來說,若不好好思索歷史與信仰的關係,會造成二者分家而衍生出「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無法調和的麻煩。前者是許多(世俗)歷史學家根據許多史料所重構的耶穌,後者是在傳統中相信的基督。我們當然可以對信仰中的基督,又愛又敬畏,有著別人不可知的親密關係;但是總要面對「歷史現實」的扣問,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當然,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歷史是贏家寫的,從來就沒有中立的歷史。許多歷史學家,因為不相信「神蹟」的前設,而把聖經中的許多事件當作是神話,如《達文西密碼》就對信仰帶來了不少衝擊。

跟第二聖殿歷史和好

但我相信,對於基督信仰來說,歷史不應該是敵人,反而可以與信仰相互辯證,讓信仰更加立體。現在讓我簡單說明,為何認識第二聖殿時期(或稱兩約之間)歷史,是至關重要。

第一、基督信仰根植於歷史。基督信仰不同於其他宗教體系,在於強調信仰核心是基於歷史的事件,這一位創造宇宙的上帝乃是親自進入人類歷史當中施行拯救。「出埃及」是百姓需要不斷回顧和紀念的歷史事件,而耶穌是個歷史人物、復活更必須是歷史上真實等等。聖經不只是超越時空的智慧或律法,歷史書就佔了相當大的篇幅(不僅落落長,還血淋淋)。在新約,路加更是說:「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 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一3)。」既然上帝走進人類歷史,那麼認真考察歷史,就成為基督徒無可迴避的責任。

近幾十年來,由於「死海古卷」的出土,還有許多對第二聖殿時期文獻(舊約次經和旁經,以及約瑟夫、斐羅的著作)的研究,都幫助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圖像,有更清楚的認識。基督徒應該抱持路加的精神,詳細考察,使人們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正如孫寶玲老師所說,「沒有歷史的信仰,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幻影說。」

第二、聖經的意義來自於歷史處境。既然重視聖經,重視歷史也就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上下文決定了字詞的意義,而歷史脈絡其實就是最廣泛、關鍵的上下文。舉例來說,如果沒有任何歷史資料,我們可能不知道十字架是羅馬時代的酷刑,以為它只是現代漂亮首飾或中古世紀的教堂裝飾。甚至口裡說著「耶穌是基督」也不明所以,因為根本不知道「基督」對當時的人來說,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舊約瑪拉基書到新約開始之間相隔四百多年之久,難道我們假設只是真空,或是風平浪靜、一成不變的世界?如果外國朋友想要要理解台灣的國際情勢,我必須告訴他兩岸近百年來的糾結;如果想要稍微理解目前台灣的政治局勢,我大概不能不提二二八,否則,就像我們看香港新聞,就算認得每ㄧ個字,不太懂歷史和處境,等於是有看沒有懂。看重聖經的人,沒有任何理由不去認真理解聖經的背景歷史。

第三、考察歷史是護教,也是必要的信仰反思。基督徒若不去解讀歷史,並作出好的詮釋,也會讓有心人去作文章,造成傷害。我想,如果基督徒有更扎實的歷史研究及相關教導,《達文西密碼》的傷害會減小很多。

好消息是,現在有愈來愈多福音派新約學者接受挑戰,認真研究第二聖殿的歷史,並且在新的亮光下閱讀聖經。舉例來說,新約學者賴特很努力耙梳第二聖殿時期關於「復活的概念」。他在《神兒子的復活》一書中,詳盡考察不同文化和時期對於「復活」的理解,發現到是猶太人獨有的「身體復活觀」和希臘人「靈魂不滅」的看法差別很大。更重要的,我們所相信「耶穌復活」,又如何與猶太教如何保持「連續」與「不連續」。這樣歷史的探究,不僅向非信徒見證了「耶穌復活」的歷史可信度,也更新了基督徒對於「復活」的思考。

佛系的基督?佛系的信徒?

近年來台灣教會因為太陽花學運及同婚議題,開始重視「公共神學」。但是其實凸顯出來的是,過去對於社會與歷史現實,比較少認真的探究與關心。對於第二聖殿的歷史,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假裝「佛系」,不問不管,假裝沒聽到、沒發生過,畢竟道成了肉身,進入到第二聖殿的歷史中。

基督不是佛,祂進入世界而不是抽離世界。這意味著,基督徒必須是關心社會與歷史現實的一群人,應該不存在抽離社會和歷史的「佛系基督徒」吧!

新書簡介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作者:孫寶玲
書系:研經叢書
頁數:944頁
定價:1200元
線上試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