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先知神學+品格的群體/The Prophets+A Community of Character: toward a constructive Christian social ethic
(Abraham J. Heschel+Stanley Hauerwas)
校園書房出版社
里程碑
14401600
 
商品缺貨,無法購買

(商品狀態說明)

內容簡介
CT雜誌精選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迎向下個百年必讀的基督教經典

建立先知的群體,讓教會成為教會!
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先知,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民11:29

赫舍爾《先知神學》堪稱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原典之一。
1960年代出版後,不僅影響二十世紀後半葉的舊約研究,甚至現在教會常見對於上帝性情的探討――激烈的、對人類充滿感情的、悲憫且深愛我們的上帝――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赫舍爾介紹的猶太傳統。在此之前基督教神論較著重於教父傳統的希臘式定義,認為上帝完美而不動情;但赫舍爾身為一位猶太拉比,為基督教神學帶來可謂翻天覆地、典範轉移式的衝擊:透過先知之眼,看見神對和平的渴望,勝過人類對暴力的激情;人類的罪惡,永遠不能超過上帝全能的慈愛。本書處理公元前七八世紀的古典先知與文字先知,不僅為查考先知書帶來豐富背景與釋義,更是預備講章與課程的最佳材料。

侯活士《品格的群體》為基督教社會倫理學注入嶄新活力。
1980年代出版,即富有先知之明地指出基督教群體之所以有別於任何世界上的群體,在於這是一個由故事所形塑的群體:一個真實發生過的神蹟,基督的福音。故事是建造品格、培養德性的關鍵,不是教條、不是律法、不是任何外力所能夠強迫、不是利益所能夠誘導,品格的群體只有在故事的形塑下方能誕生。對21世紀的讀者來說,作者挑戰對福音內涵政治意義的認識,考驗了教會要成為怎樣的教會,才是忠於基督教信念的核心敘事。本書為現今教會如何參與政治、信徒如何回應社會議題提供了豐富思考資源。
 
 
作者介紹
赫舍爾 Abraham J. Heschel(1907-1972)
一九六五年,塞爾瑪市遊行警民喧囂對峙,一位學者的身影佇立其中,這遊行不僅促成美國歷史上不分人種的投票權法案通過,更讓這位身在其中的學者大為震撼,他形容當時的自己,彷若「連雙腳都在禱告」!他看見這場運動中深刻的靈性意義、那些無人察覺的先知性意義。這個人就是亞伯拉罕.赫舍爾。

因著年少生活在納粹德國,那個對猶太人而言最黑暗的年代,這些悲苦的成長經歷,使他更委身於信仰之中,也往往對那些受苦之人有更深刻的同理。本著這些時代背景、個人經歷,以及豐厚的學識養成與對聖經獨特的理解,他在二十五歲就對先知的意識(The Prophetic Consciousness)有耳目一新的覺察和獨特的發現,並且以此為題,完成《先知神學》的前身。這不僅在那個猶太著作出版不易的年代備受矚目,更在聖經學術的研究上鑄下不可動搖的里程碑,直至今日都影響著無數對猶太信仰與先知研究渴慕認識更多的人。

侯活士 Stanley Hauerwas(1940-)
神學家,美國杜克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道學暨法學榮休教授。獲美國《時代》雜誌稱為「美國最好的神學家」,在享譽學術界的蘇格蘭吉福德講座(Gifford Lectures)擔任講員,與鄂蘭(Hannah Arendt)、泰勒(Charles Taylor)等大師齊名。侯活士是二十世紀基督教德性倫理、敘事神學的倡導者,著書超過五十本。他親自指出,《品格的群體》一書承載了他所堅定持守、重要的基督論信念。
 
目錄
《先知神學:赫舍爾論舊約中上帝的悲憫》
I
1. 先知是何等人?
2. 阿摩司
3. 何西阿
4. 以賽亞(賽一∼卅九)
5. 彌迦
6. 耶利米
7. 哈巴谷
8. 第二以賽亞
9. 歷史
10. 懲罰
11. 正義

II
1. 悲憫神學
2. 比較與對照
3. 悲憫哲學
4. 神人同感
5. 忿怒的意義與奧祕
6. 上帝的忿怒
7. 同悲的宗教
8. 預言與出神
9. 出神論
10. 出神論的檢驗
11. 預言與詩歌默示
12. 預言與精神病
13. 預言默示的闡釋
14. 事件與經驗
15. 遍佈世界的先知
16. 先知、祭司與君王
17. 結論

《品格的群體:基督教倫理學新典範》
第一部 基督教社會倫理的敘事特質
第一章 一個由故事所形塑的群體:對《瓦特希普高原》(Watership Down)的反思
第二章 耶穌:上帝國的故事
第三章 聖經經文的道德權威:記憶的政治與倫理
第四章 教會與自由的民主政體:世俗政體的道德局限
第二部 教會與世界:歷史、教會與眾美德
第五章 分裂世界中的教會:基督教故事的詮釋力量
第六章 美德與我們的群體:作為歷史的人性
第七章 基督徒生命的品格、敘事與成長
第三部 教會與社會政策:家庭、性與墮胎
第八章 家庭的道德價值
第九章 家庭:神學與倫理的反思
第十章 從公眾角度看性:邁向基督教性倫理
第十一章 為何墮胎是宗教議題
第十二章 墮胎:為什麼爭論失敗了
 
詳細資料
出版日期:20200710
尺寸:16 x 22cm
排版方式:橫排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精裝
分類:神學類/神學專題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購物說明
  • 訂單備貨時間約3-5天不包含週末及國定假日,庫存足夠為當日或隔日出貨,如遇廠商調貨時間延長或絕版、缺貨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詳細請點選常見訂單問題
  • 線上刷卡金額僅為訂單成立時,銀行預先授權金額,並未立即扣款,待訂單完成寄出當日將進行請款,實際請款金額即為出貨單上金額,故如有更改訂單、缺貨或取消訂購,皆不會有刷退程序產生。
  • 為維護您的權益,如因個人因素欲辦理退貨,請維持產品原狀並依原包裝包好,於收到商品鑑賞期七天內,將與欲退貨之商品、紙本發票及原出貨單寄回。詳細可閱讀退換貨須知
  • 如需寄送海外,歡迎閱讀海外訂購常見問題
  • 更多常見問題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