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0
搜尋
進階搜尋
新品上架
全館新品
館長推薦
禮品專區
即將登場
注目優惠
校園書饗特惠
全部特惠案
預約專區
延伸閱讀
校園書饗
特選書單
電子書(New!)
作家視窗
試讀專區
本週66折
新品上架
全館新品
館長推薦
禮品專區
即將登場
注目優惠
校園書饗特惠
全部特惠案
預約專區
全館分類
聖 經
新 舊 約 聖 經
英 文 聖 經
外 文 聖 經
中 外 文 聖 經
註 釋 本 聖 經
選 摘 本
聖 經 論 叢
參 考 書 工 具 書
讀 經 法
釋 經 法
聖 經 概 論
聖 經 史 地
聖 經 歷 史
聖 經 地 理
新 約 歷 史
聖 經 人 物
登 山 寶 訓
耶 穌 生 平 與 教 訓
專 題 論 述
聖 經 文 學
聖 經 故 事
聖 經 神 學
偽 經 次 經
摩 西 五 經
創 世 記
出 埃 及 記
利 未 記
民 數 記
申 命 記
歷 史 書
約 書 亞 記
士 師 記
路 得 記
撒 母 耳 上 下
列 王 記 上 下
歷 代 志 上 下
以 斯 拉 記
尼 希 米 記
以 斯 帖 記
舊 約 註 釋
新 約 註 釋
智 慧 詩 歌 書
約 伯 記
詩 篇
箴 言
傳 道 書
雅 歌
大 先 知 書
以 賽 亞 書
耶 利 米 書
耶 利 米 哀 歌
以 西 結 書
但 以 理 書
小 先 知 書
何 西 阿 書
約 珥 書
阿 摩 司 書
俄 巴 底 亞 書
約 拿 書
彌 迦 書
那 鴻 書
哈 巴 谷 書
西 番 雅 書
哈 該 書
撒 迦 利 亞 書
瑪 拉 基 書
四 福 音 書
馬 太 福 音
馬 可 福 音
路 加 福 音
約 翰 福 音
保 羅 書 信
羅 馬 書
哥 林 多 前 後
加 拉 太 書
以 弗 所 書
腓 立 比 書
歌 羅 西 書
帖 撒 羅 尼 迦 前 後
提 摩 太 前 後
提 多 書
腓 利 門 書
教 牧 書 信
普 通 書 信
希 伯 來 書
雅 各 書
彼 得 前 書
彼 得 後 書
約 翰 壹 、 貳 、 參 書
猶 大 書
啟 示 書
啟 示 錄
新 約 歷 史 書
使 徒 行 傳
神 學 類
系 統 神 學 概 論
神 論
基 督 論
聖 靈 論
救 恩 論
人 論
末 世 論
教 義
護 教 學
神 學 專 題
其 它
信 徒 神 學
靈 界
啟 示 論
教 會 論
實 踐 神 學
教 會
講 道
管 家 職 份
崇 拜 、 儀 式
靈 恩
教 育
文 字 工 作
小 組 教 會
宣 教 差 傳
社 會 參 與
教 牧
輔 導
醫 治
倫 理 學
其 它
教 會 歷 史
教 會 歷 史 概 論
中 國 教 會 歷 史
外 國 教 會 歷 史
派 別
異 端
文 獻 信 條
與 其 它 宗 教
教 會 復 興
台 灣 教 會 歷 史
生 命 造 就
初 信 造 就
禱 告
靈 修
培 靈
事 奉
講 章
其 它
見 證 傳 記
福 音 見 證
生 活 見 證
傳 記
見 證
福 音 佈 道
佈 道 講 章
單 張
小 冊
佈 道 工 作
福 音 叢 書
文 選
生 活 教 導
倫 理
交 友
婚 姻
家 庭
兒 童
青 少 年
成 人
職 業
特 殊 問 題
生 活 教 導
訓 練 材 料
小 組 材 料
工 作 訓 練
研 經
兒 童
青 少 年
幼 稚
成 人
主 日 學
歸 納 法 研 經
紙 品
文 藝 類
小 說 故 事
詩 、 散 文
劇 本
兒 童 故 事 C D
畫 冊
詩 本 樂 譜
音 樂 叢 書
詩 歌 本 譜
節 慶 樂 譜
影 音 光 碟
信 息 類
聖 經 卡 帶 、 C D
信 息 卡 帶
詩 歌 卡 帶
樂 器 演 奏 卡 帶
C D
演 奏 C D
信 息 C D
見 證 卡 帶
見 證 C D
兒 童 故 事 類
伴 唱 帶
節 慶 音 樂
聖 誕 卡 帶
聖 誕 C D
節 慶 卡 帶
節 慶 C D
聖 誕 V C D
聖 誕 D V D
節 慶 V C D
節 慶 D V D
英 文 詩 歌 演 唱
傳 統 聖 詩 演 唱
天 主 教 聖 歌 演 唱
古 典 音 樂 及 演 唱 專 輯
詩 歌 合 輯 演 唱
樂 團 演 唱
男 歌 手 演 唱
女 歌 手 演 唱
現 代 敬 拜 讚 美 演 唱
教 會 合 唱
敬 拜 讚 美 L I V E 演 唱
無 伴 奏 演 唱
猶 太 曲 風 演 唱
鄉 村 詩 歌 演 唱
韓 文 詩 歌 演 唱
黑 人 靈 歌 演 唱
禱 唱 經 文 系 列
兒 童 詩 歌 演 唱
婚 禮 演 唱
日 文 詩 歌 演 唱
演 奏
古 典 聖 樂 演 奏
弦 樂 演 奏
管 樂 演 奏
管 弦 樂 演 奏
鋼 琴 演 奏
合 奏 及 系 列 演 奏
特 殊 風 格 演 奏
婚 禮 演 奏
奇 美 音 樂 演 奏
韻 順 音 樂 演 奏
兒 童 音 樂 演 奏
中 文 演 唱
台 語 現 代 創 作 詩 歌
傳 統 台 語 聖 詩
現 代 詩 歌 創 作 專 輯
現 場 敬 拜 讚 美 專 輯
樂 團 專 輯
個 人 專 輯
傳 統 聖 詩 專 輯
兒 童 詩 歌 專 輯
婚 禮 專 輯
原 住 民 詩 歌
大 陸 詩 歌
一 般 音 樂 類
一 般 音 樂 演 唱
一 般 音 樂 演 奏
一 般 音 樂 卡 帶
經 文 禮 品
經 文 桌 飾 品
經 文 杯 子 容 器
經 文 包 夾
聖 經 皮 套
經 文 服 飾 布 品
經 文 鐘 錶 類
經 文 布 軸 掛 畫
經 文 飾 品 配 件
經 文 壁 掛 框 匾
經 文 水 晶
經 文 磁 鐵
教 會 婚 喪 儀 式 用 品
經 文 手 機 匙 圈
經 文 雜 貨 禮 品
經 文 識 別 帶
福 音 春 聯
經 文 掛 飾
十 字 架
經 文 相 ( 畫 ) 框
經 文 座 台 盒 用 品
季 節 性 商 品
經 文 遊 戲 品
經 文 胸 章
其 它
經 文 文 具
經 文 文 具 雜 貨
經 文 筆 記 手 冊
經 文 文 具 紙 品
經 文 年 日 誌 曆
經 文 卡 片
經 文 卡 片
經 文 貼 紙
經 文 程 序 單
經 文 書 籤 . 明 信 片
經 文 金 句 盒 卡
經 文 季 卡
禮 物 書
暢銷排行榜
延伸閱讀
校園書饗
特選書單
電子書(New!)
作家視窗
試讀專區
會員服務
登入/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檢視歷史訂單
修改個人資料
喜愛商品清單
FAQ常見問題
購物車
0
登入/註冊
【1-2月書饗】福音派的第二曲線:機智的復興生活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死亡神學
more...
商品分類
聖 經
新 舊 約 聖 經
英 文 聖 經
外 文 聖 經
中 外 文 聖 經
註 釋 本 聖 經
選 摘 本
聖 經 論 叢
參 考 書 工 具 書
讀 經 法
釋 經 法
聖 經 概 論
聖 經 史 地
聖 經 歷 史
聖 經 地 理
新 約 歷 史
聖 經 人 物
登 山 寶 訓
耶 穌 生 平 與 教 訓
專 題 論 述
聖 經 文 學
聖 經 故 事
聖 經 神 學
偽 經 次 經
摩 西 五 經
創 世 記
出 埃 及 記
利 未 記
民 數 記
申 命 記
歷 史 書
約 書 亞 記
士 師 記
路 得 記
撒 母 耳 上 下
列 王 記 上 下
歷 代 志 上 下
以 斯 拉 記
尼 希 米 記
以 斯 帖 記
舊 約 註 釋
新 約 註 釋
智 慧 詩 歌 書
約 伯 記
詩 篇
箴 言
傳 道 書
雅 歌
大 先 知 書
以 賽 亞 書
耶 利 米 書
耶 利 米 哀 歌
以 西 結 書
但 以 理 書
小 先 知 書
何 西 阿 書
約 珥 書
阿 摩 司 書
俄 巴 底 亞 書
約 拿 書
彌 迦 書
那 鴻 書
哈 巴 谷 書
西 番 雅 書
哈 該 書
撒 迦 利 亞 書
瑪 拉 基 書
四 福 音 書
馬 太 福 音
馬 可 福 音
路 加 福 音
約 翰 福 音
保 羅 書 信
羅 馬 書
哥 林 多 前 後
加 拉 太 書
以 弗 所 書
腓 立 比 書
歌 羅 西 書
帖 撒 羅 尼 迦 前 後
提 摩 太 前 後
提 多 書
腓 利 門 書
教 牧 書 信
普 通 書 信
希 伯 來 書
雅 各 書
彼 得 前 書
彼 得 後 書
約 翰 壹 、 貳 、 參 書
猶 大 書
啟 示 書
啟 示 錄
新 約 歷 史 書
使 徒 行 傳
神 學 類
系 統 神 學 概 論
神 論
基 督 論
聖 靈 論
救 恩 論
人 論
末 世 論
教 義
護 教 學
神 學 專 題
其 它
信 徒 神 學
靈 界
啟 示 論
教 會 論
實 踐 神 學
教 會
講 道
管 家 職 份
崇 拜 、 儀 式
靈 恩
教 育
文 字 工 作
小 組 教 會
宣 教 差 傳
社 會 參 與
教 牧
輔 導
醫 治
倫 理 學
其 它
教 會 歷 史
教 會 歷 史 概 論
中 國 教 會 歷 史
外 國 教 會 歷 史
派 別
異 端
文 獻 信 條
與 其 它 宗 教
教 會 復 興
台 灣 教 會 歷 史
生 命 造 就
初 信 造 就
禱 告
靈 修
培 靈
事 奉
講 章
其 它
見 證 傳 記
福 音 見 證
生 活 見 證
傳 記
見 證
福 音 佈 道
佈 道 講 章
單 張
小 冊
佈 道 工 作
福 音 叢 書
文 選
生 活 教 導
倫 理
交 友
婚 姻
家 庭
兒 童
青 少 年
成 人
職 業
特 殊 問 題
生 活 教 導
訓 練 材 料
小 組 材 料
工 作 訓 練
研 經
兒 童
青 少 年
幼 稚
成 人
主 日 學
歸 納 法 研 經
紙 品
文 藝 類
小 說 故 事
詩 、 散 文
劇 本
兒 童 故 事 C D
畫 冊
詩 本 樂 譜
音 樂 叢 書
詩 歌 本 譜
節 慶 樂 譜
影 音 光 碟
信 息 類
聖 經 卡 帶 、 C D
信 息 卡 帶
詩 歌 卡 帶
樂 器 演 奏 卡 帶
C D
演 奏 C D
信 息 C D
見 證 卡 帶
見 證 C D
兒 童 故 事 類
伴 唱 帶
節 慶 音 樂
聖 誕 卡 帶
聖 誕 C D
節 慶 卡 帶
節 慶 C D
聖 誕 V C D
聖 誕 D V D
節 慶 V C D
節 慶 D V D
英 文 詩 歌 演 唱
傳 統 聖 詩 演 唱
天 主 教 聖 歌 演 唱
古 典 音 樂 及 演 唱 專 輯
詩 歌 合 輯 演 唱
樂 團 演 唱
男 歌 手 演 唱
女 歌 手 演 唱
現 代 敬 拜 讚 美 演 唱
教 會 合 唱
敬 拜 讚 美 L I V E 演 唱
無 伴 奏 演 唱
猶 太 曲 風 演 唱
鄉 村 詩 歌 演 唱
韓 文 詩 歌 演 唱
黑 人 靈 歌 演 唱
禱 唱 經 文 系 列
兒 童 詩 歌 演 唱
婚 禮 演 唱
日 文 詩 歌 演 唱
演 奏
古 典 聖 樂 演 奏
弦 樂 演 奏
管 樂 演 奏
管 弦 樂 演 奏
鋼 琴 演 奏
合 奏 及 系 列 演 奏
特 殊 風 格 演 奏
婚 禮 演 奏
奇 美 音 樂 演 奏
韻 順 音 樂 演 奏
兒 童 音 樂 演 奏
中 文 演 唱
台 語 現 代 創 作 詩 歌
傳 統 台 語 聖 詩
現 代 詩 歌 創 作 專 輯
現 場 敬 拜 讚 美 專 輯
樂 團 專 輯
個 人 專 輯
傳 統 聖 詩 專 輯
兒 童 詩 歌 專 輯
婚 禮 專 輯
原 住 民 詩 歌
大 陸 詩 歌
一 般 音 樂 類
一 般 音 樂 演 唱
一 般 音 樂 演 奏
一 般 音 樂 卡 帶
經 文 禮 品
經 文 桌 飾 品
經 文 杯 子 容 器
經 文 包 夾
聖 經 皮 套
經 文 服 飾 布 品
經 文 鐘 錶 類
經 文 布 軸 掛 畫
經 文 飾 品 配 件
經 文 壁 掛 框 匾
經 文 水 晶
經 文 磁 鐵
教 會 婚 喪 儀 式 用 品
經 文 手 機 匙 圈
經 文 雜 貨 禮 品
經 文 識 別 帶
福 音 春 聯
經 文 掛 飾
十 字 架
經 文 相 ( 畫 ) 框
經 文 座 台 盒 用 品
季 節 性 商 品
經 文 遊 戲 品
經 文 胸 章
其 它
經 文 文 具
經 文 文 具 雜 貨
經 文 筆 記 手 冊
經 文 文 具 紙 品
經 文 年 日 誌 曆
經 文 卡 片
經 文 卡 片
經 文 貼 紙
經 文 程 序 單
經 文 書 籤 . 明 信 片
經 文 金 句 盒 卡
經 文 季 卡
禮 物 書
商品資料
死亡神學/The Theology of Death and the History of Death
作者:
魏連嶽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書系:
神學人
特價 NT
411
520
促銷專案:
2021線上國際書展【被Highlight的人生關鍵字】關鍵選品,最低79折
( 2021年03月28日止 )
參考庫存量:
2
(可訂購商品,若庫存數量不足,將於結帳後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加入購物車
加入喜愛商品
內容簡介
目錄
作者介紹
未知死,焉知生?
唯有認識死亡的樣貌,才能認識生命的奧祕。
死亡在華人的圈子裡是不受歡迎的。華人文化忌諱談死,對死亡缺乏全面的理解,以致害怕談論死亡。甚至在教會中,「信心」、「得勝」、「復興」、「醫治」、「幸福」、「平安」等主題,都比「死亡」還受歡迎。然而,避談死亡不僅反映了人們不知如何而活,活著時也只追求生命最終能夠「壽終正寢」或是「安詳而逝」,缺乏對生命應有樣貌的理解。
本書作者魏連嶽博士認為,若我們不認識死亡,就無法認識生命。他毫不避諱地帶領讀者探究死亡的各樣主題,以獨到的解經視角探詢死亡的歷史:從舊約中回溯死亡的起源、亞當夏娃犯罪後的效應,死亡因而掌控了全人類,然而新約中基督透過死亡,終結死亡,帶來救贖,賜下永生。透過基督教死亡神學中「死亡歷史」所呈現的死亡真理,死亡在終末時會被徹底終結,藉此給予面對此在生命的每一位,擁有面對死亡的盼望。
面對極其複雜、包羅萬象的死亡議題,作者另從倫理學來探討自殺、死刑、亞伯拉罕獻以撒等等生與死的錯綜辯證,呼籲唯有教會看重死亡教育,透過死亡聖禮來彰顯死亡的真理,才是真正參與福音,傳遞福音。這本書提供了基督信仰對死亡應有的願景,凡樂意思索死亡的讀者,都能認識死亡真理,以致不再懼怕死亡,並在面對死亡時,活出生命、頌讚生命,成為永生國度的見證人。
003第一部 導論
005第一章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二、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一種普遍性「死亡強迫症」
三、為何想「死」?
四、「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
五、死亡之前,人人有責
六、死亡信息在當代教會的缺席
七、「死」的真理與信仰之死
八、「死」遍滿聖經
九、「死亡神學」的必要與任務
十、脫離死亡之境,進入永生之域
017第二章 死亡的定義與死亡現象的解析
一、聖經對死亡的界定
二、聖經對死亡本質與現象的論述
029第二部 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1引言
一、死亡神學的基礎與方法論
二、基督教死亡學中的「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5第三章 死亡的起源:亞當之死與眾人之死
一、死亡的起源:罪、亞當之死、人類之死
二、探究亞當之死(罪)
三、死亡的根源:論罪的動機與開端
四、罪的效應與結果
五、「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亞當那日真的死了嗎?
六、神的恩典與該死亞當的存活
七、舊約時期中的上帝拯救
八、死亡歷史的初期故事:罪的起源、死的出現、上帝的愛
093第四章 死亡的歷史時刻與最關鍵的死人:基督之死
一、基督之死:耶穌受難作為基督教的核心信念
二、耶穌基督何以必須為我們而死?
三、為何耶穌「一人」能替我們「眾人」死呢?
四、十字架之愛:聖父及聖子的受苦與受死
五、神是否能/會「死」呢?
六、神是否能/會「受苦」呢?
七、神的苦難與人的盼望
八、神的受苦受難與人的出死入生
九、人藉著「信主之法」得到神所賜的救贖恩典
十、恩典的使命:基督的呼召與基督徒的捨己之路
十一、死亡歷史與生命歷史的關鍵時刻
133第五章 死亡(歷史)中的悖論:在基督裡的永生
一、關於永生的棘手問題:與經驗論相悖離的信念
二、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明與聖經信念
三、基督徒肉體死後,靈魂會被接到神那裡去
四、基督徒肉體的永生
五、從永生論證「信靠耶穌」乃為世界上最大神蹟
六、靈魂到天上去之永生信念作為死亡思想史上的典範轉移
七、基督徒靈魂到天上時的「身體」與復活後的肉身樣式及形體
八、「進入永生」作為人之生命歷史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159第六章 死亡的未來:死亡之死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一、「死亡」本身的死去
二、從時間空間的範疇,理解死亡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三、時間與空間的開端
四、時間的本質
五、空間的本質
六、時間與空間的共生共融性
七、時間與空間的終結
八、歷史的終末與死亡的終局
九、結語:「神之愛」作為生命史與死亡史的動因及驅力
181第三部 死人神學與死亡倫理學
184第七章 死人神學:陰間、地獄、煉獄與居間之境
一、「活的」死人
二、陰間:亡魂的居所
三、地獄:永活之死人無止境的受苦
四、煉獄、居間之境:信徒「死後」與「上到天堂」之間的去處
五、死後下陰間的耶穌與死後到樂園的罪犯
六、陰間與地獄的誕生及其「神義論」問題
七、新約的地獄與上帝之慈愛
205第八章 自殺:當生的恐懼勝過死的可怕
一、自殺的莊嚴與痛苦
二、自殺的興起:根源、現象、趨勢與流行
三、台灣自殺問題的嚴重性
四、自殺意念的形成:人生走到無望的彼岸
五、論「自殺權」:自己的人生自己結束?
六、自殺的基督徒是否能得救?
七、如何協助有自殺傾向的人:給作為他鄰舍的好撒馬利亞人
八、人生(逆轉)的可能性:給意圖自殺者的心語
235第九章 死刑:偽正義的救贖論
一、死刑的誕生及「偽正義」的救贖論
二、全球與台灣的死刑現況及數據
三、廢除死刑的理由:社會學及倫理學的觀點
四、廢除死刑的理由:聖經的觀點
五、廢除死刑的理由:神學的觀點
六、結語:反對死刑的基督教正義神學
263第十章 當死亡倫理遇見信仰:亞伯拉罕弒子獻祭的倫理學問題
一、弒子獻祭的摩利亞山作為倫理與信仰之間的戰場
二、佛教聖嚴法師譴責上帝及亞伯拉罕弒子行動
三、亞伯拉罕弒子獻祭事件的倫理問題
四、從動機、目的及結果探討上帝與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五、從以撒及撒拉的立場探討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六、後人是否可以(需要)仿效亞伯拉罕的行為?
七、信徒必須遵從倫理,同時也必須能超越倫理
八、上帝必須遵守倫理嗎?
九、基督教生命/死亡倫理學
289第四部 死亡聖禮與死亡教育
291第十一章 死亡聖禮:追思禮拜的意義與範例
一、舊約時期中以色列人的喪葬傳統
二、初代教會中死亡聖禮的缺席
三、追思禮拜的本質與目的:為活人(未亡人)所辦的告別式
四、追思禮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
五、作為佈道會的追思禮拜:讓死者向活人傳福音
六、追思禮拜設計範例:訃聞、儀式(程序)、詩歌、經文、講章
七、基督教墓園及其信仰意涵:墓園作為追思聖徒的公園
八、後語:追思禮拜中的慶賀聲與鞭炮聲
313第十二章 基督教死亡教育:面對死亡的智慧與力量
一、思辨死亡問題的困難與有限性
二、作為死巷的「去宗教化」死亡學
三、基督教死亡教育的力量與根基:上帝啟示的死亡真理
四、聖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教育:從死者來的死亡真理信息
五、機會教育:基督教死亡教育施行建議
六、生命的聖戰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323第十三章 未得善終的基督徒:世界不配擁有的人
一、文學名著《小王子》故事給我們的啟發
二、「壽終正寢」與「死於安樂」之觀念的源頭
三、「死於非命」的耶穌
四、「不得好死」的門徒與眾聖徒
五、三位朋友論斷約伯苦難惹來上帝憤怒
六、寧可燒盡,不願朽壞
七、任何「回天家」的方式都是好的、屬靈的
八、關弟兄的「歸鄉」見證
337第十四章 嬰兒之死:論嬰孩死後的終局
一、「嬰孩皆有罪」之觀點及其起源
二、再思「原罪論」
三、「嬰孩有罪」之教義在聖經與神學上的困難
四、避免論斷死去嬰孩的終局
五、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347第十五章 論「死亡密使」:疾病中的信仰力量與盼望
一、疾病:死亡的密使
二、因為有疾病,人開始尋找宗教
三、基督教「疾病神學」
四、上帝為何會醫治我們?
五、為何許多病痛中的基督徒沒有被上帝醫治?
六、上帝必要醫治基督徒一切的疾病
七、經歷疾病苦難者更能幫助人
八、疾病對信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九、癌症末期病患的見證
十、面對疾病的力量與盼望:仰望慈愛、數算恩典、緊握應許
十一、疾病中的禱文
369第十六章 苦難神學:指引苦難心靈至可安歇的水邊
一、死亡前受苦的必然性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二、苦難作為生命的危機或轉機
三、從詩篇第二十三篇論「苦難」的神學意義
四、力克•胡哲生命故事的啟發
五、生命的力量能戰勝自身的苦難
383結語:想死的人與更美的家鄉
一、邁向「後死亡歷史」時代
二、想死的人:羨慕更美的家鄉
三、死亡真理、信仰重生與教會復興
383附錄、簡論哲學與其他宗教的死亡觀
一、從耶魯大學哲學系「死亡」開放課程說起
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死亡觀
三、伊比鳩魯的死亡觀
四、東方儒家的死亡觀
五、佛教的死亡觀
六、華人傳統民間信仰的死亡觀
421附註
484參考書目
魏連嶽
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哲學博士(Ph.D.)。台灣神學院專任老師(教會歷史/教父學)、神學系系主任。新加坡新亞學院神學系客座教授。曾受邀到英國劍橋大學、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其中一篇被收錄於歐洲教父學叢書Studia Patristica。另有一篇著作出版於歷史悠久的早期基督教研究期刊Vigiliae Christianae。
詳細資料
原書號:A1552
ISBN:9789861984872
出版日期:20160101
頁數:528
尺寸:16 x 22cm
重量:710克
排版方式:橫排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印刷方式:單色印刷
分類:神學類/神學專題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你可能也會喜歡
相關連結
其他人也買了
讀者評價分享區
我對本書的看法
壞鬼比喻:馬太福音...
聖經信息系列(撒加...
大使命與大抗命--...
神學的阿基米德點-...
21世紀聖經講道學
神學的哲學基礎
馬丁路德神學
拉內基督論與普遍性救恩(神叢146)
應用神學:活化聖經中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