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去殖民化的上帝--帝國主義浪潮中的聖經/Decolonizing God
馬克.布雷特
王東
中原大學
360400
(商品可訂購,結帳後立刻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調貨說明

內容簡介
352頁/

聖經有時被設想為對帝國主義的反抗,但也曾被用以支持殖民強權的帝國計劃,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矛盾又諷刺的情況?這是由於古代以色列的基本神學宣稱是抵擋異邦霸權,然而此一抵擋的模式,往往是借用自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或羅馬等帝國主義的語言和思想。當基督教最終成為歐洲的合法宗教時,抵擋外邦霸權所形成的神聖文學,卻在西方文化中被轉化為允許中世紀殖民政治霸權的源頭之一。

作者馬克‧布雷特在書中描述原住民權利曾經遭受剝奪的歷史事件,並再次檢驗聖經傳統中關於土地的權利以及殖民主義來源。

第一章,「聖經和殖民化」,作者描繪出一系列的概覽,呈現聖經文本如何被植入到殖民主義的話語中。

第二章「異化的土地和帝國的咒詛」,指出在創世記1:28「治理這地」,從十六世紀以來,常常被引用,作為帝國擴張的理由和產權與耕作掛的認證,作者認為這一詮釋的傲慢,事實上把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聖經事的原初意向顛倒了。

第三章,「先祖和他們的恩賜」一章中,提及希伯來聖經反映了法律和傳統的大量改變,「救贖」的意思主要指的是疏遠親屬的修復和回歸祖國。

第四章,「豬、罐和文化混雜」,描述在現代考古學者中廣泛認同的觀點,在時間的進程中,一個獨一神的宗教產生,使得對其他神祇的敬拜與以色列的身份認同不相符。

第五章,「申命記、種族滅絕和國家的渴望」,聚焦於對迦南民族種族滅絕的呼召,「以色列人」和「迦南人」之間的對比在現代所造成的傷害。

第六章,「異議先知們和烏托邦的提出」,探討先知傳統是否能夠維持關於社會公義的早期教導與後期烏托邦異象之間的張力。

第七章,「被擄和種族衝突」,提及最具有種族意識的聖經神學是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這兩卷書具有一些反殖民運動傾向。

第八章,「耶穌、非暴力和關於基督的疑問」,提出耶穌的教導反映了對農民生活受到經濟壓迫狀況的一個先知式的抵擋,和對羅馬帝國體系的否定。

第九章,「保羅和混雜的基督徒身份」,提出一條研究保羅的進路,定位其思想中反對羅馬帝國政治背景的張力。

第十章,「後殖民神學和倫理學」,總結之前對當代基督教神學和倫理學討論的意義。
 
 
詳細資料
原書號:A53TW1310
ISBN:9789866131172
出版日期:20130401
頁數:352
分類:生命造就/其它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購物說明
  • 訂單備貨時間約3-5天不包含週末及國定假日,庫存足夠為當日或隔日出貨,如遇廠商調貨時間延長或絕版、缺貨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詳細請點選常見訂單問題
  • 線上刷卡金額僅為訂單成立時,銀行預先授權金額,並未立即扣款,待訂單完成寄出當日將進行請款,實際請款金額即為出貨單上金額,故如有更改訂單、缺貨或取消訂購,皆不會有刷退程序產生。
  • 為維護您的權益,如因個人因素欲辦理退貨,請維持產品原狀並依原包裝包好,於收到商品鑑賞期七天內,將與欲退貨之商品、紙本發票及原出貨單寄回。詳細可閱讀退換貨須知
  • 如需寄送海外,歡迎閱讀海外訂購常見問題
  • 更多常見問題FAQ